在“大干50天”的攻坚时刻,陕钢集团各系统、各条战线上的全体干部职员闻令而动,吹响号角,以备战状态锚定年度目标再冲刺,以必胜信心决胜年终总目标。
陕钢集团物流运输系统充分的发挥运输枢纽强大作用,把准脉络、精准施策、靶向发力,努力实现高炉“口粮”的优质及时供应,钢材产成品的精准高效发运。
在提升长协煤运输效益上,以强化源头发运衔接及有序组织长协煤运输工作为抓手,合理组织原煤及精煤转运,实现内部8台电动车的最大化运输,减少外协车辆启动,力争内部车辆饱和度在70%以上。围绕翻车机高效运行,严格按照“能翻尽翻、翻车机最大化运行化”原则,强化生产运行组织、标准化作业执行及设备正常运行维护,缩短辅助作业、列检检车、车皮清底等时间,实现翻车机可卸物料卸车率100%。
严把物料进厂验收第一关,通过规范标准化采样、建立“人防”与“技防”相结合的监督机制,确保每个样本都能真实反映生产真实的情况;全面实施智慧物流项目落实,实现配送过程量化管理,逐步优化仓储库存管理上的水准。制定《铁路冬季卸车组织方案》,成立铁路冻矿卸车工作领导小组,根据来矿结冻严重情况制定具体卸车方案及应急措施,为冻矿卸车的顺利推进提供遵循。同时,严格落实回货分流优先仓口堆放的原则,实现仓储物流最优,为逐步降低公司仓储物流费用夯实基础。
不断优化编组和发运计划,积极与铁路系统沟通研判,日均发运量稳定在120皮。对成品库垛位管理及车辆运转路线进行创新实践,打通成品库内部垛位通道,实现钢材车辆与车皮对应装车,大幅度提升装车效率。深入落实上下游业务衔接,从发运计划研判确定、火车编组合理的安排、盘卷钢材卷径卷长监督控制、现场垛位合理堆放入手,全方位提升火车发运效率与发运计划匹配100%。
大胆创新,从大物流系统优化着手,一直在优化编组和发运计划,降低厂内物流费用,攻关翻运率、过跨车倒运量、集装箱及焦炭直卸入仓等关键指标,做到对外争取政策,对内降本增效,成本创效管理上,力争总费用再降低突破历史最优水平。持续做好对勉西站外焦炭到达信息的沟通,及时将高炉所需的焦炭品种从货场转运直接入仓,减少焦炭因二次倒运磨损增加含沫量,减少焦炭堆垛费用。合理规划利用1#、3#料场仅有的5个料框及仓前堆料场地,确保原燃料能均衡发运,减少原燃料集中到达在中转料场卸车而产生的二次倒运物流费用。
以保顺畅、降费用、提效率为核心,积极地推进物流降费、仓储管理和对外创效工作。一方面,精确调研汽运价格,完善汽运物流协同机制,发掘钢材配送与采购物流的“重去重回”及联程联运业务,逐步降低物流整体成本;构建韩城、汉中区域汽火运比价模型,强化禹龙智运平台的竞价、比价功能,探索线路竞价、整车竞价、零担竞价等模式,力求降低物流费用。另一方面,通过构建“一主一副”仓储体系,形成西安本部“1+4”、西南“1+3”、西北“1+1”的区域仓储布局。
与此同时,积极拓展对外创效业务,利用韩城、汉中周边地域运输线路,承揽社会回程运输,拓展对外创效运输业务量,并统筹规划禹龙智运平台创效增值业务,深耕汽车后市场服务,持续巩固燃油、燃气、轮胎等增值服务,全力以赴实现平台业务扩充增量,提高对外创效能力奠定基础。(潘想开 冯涛 李溪河)